高血壓是怎么一回事?對身體有何影響?
“血壓”是指血管內(nèi)流動的血液對血管壁產(chǎn)生的側(cè)壓力,它對人體非常重要,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動力。血壓包含收縮壓和舒張壓,收縮壓是指心臟在收縮時血液對血管壁的側(cè)壓力;舒張壓是指心臟在舒張時血液對血管壁的側(cè)壓力。血壓用血壓計在肱動脈上測得的數(shù)值來表示,寫作xx/yy mmHg,分子代表收縮壓,分母代表舒張壓。
高血壓是以體循環(huán)動脈壓增高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組臨床綜合征,也是臨床最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多數(shù)病人有頭痛、頭暈、乏力、健忘等非特異性癥狀,也有的病人沒有任何癥狀,晚期高血壓患者常因心、腦、腎、眼等靶器官受損而出現(xiàn)相應的臨床表現(xiàn)。
根據(jù)199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公布的血壓標準: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即為高血壓;既往有高血壓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壓藥物,現(xiàn)血壓雖未達到上述水平,亦應診斷為高血壓。需要說明一點,不論是收縮壓還是舒張壓,一個達到或超過正常值,就是高血壓。關于高血壓診斷的詳細內(nèi)容請參見本文附表。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長期高血壓會導致心、腦、腎、眼等多種并發(fā)癥,簡介如下:
1、高血壓性心臟病。動脈壓持續(xù)性升高,可加重心臟負擔,導致左心室代償性肥厚,嚴重時可導致心力衰竭。
2、腦血管疾病。血壓長期升高,致使小動脈硬化易于破裂引起腦溢血或是造成腦動脈血管內(nèi)皮損傷、痙攣而導致腦血栓。
3、冠心病。高血壓患者由于血壓持續(xù)升高,左心室射血阻力增大,心肌收縮力加強,耗氧量隨之增加,合并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時,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功能降低,心肌供氧減少,因而造成心肌供氧量和需氧量之間的平衡失調(diào),引起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4、腎動脈硬化和尿毒癥。高血壓與腎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一方面,高血壓可引起腎臟損害;另一方面,腎臟損害可加重高血壓。兩者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huán)。急驟發(fā)展的高血壓可引起廣泛的腎小動脈彌漫性病變,導致惡性腎小動脈硬化,進而迅速發(fā)展為尿毒癥。
5、眼底病變。長期的高血壓還可導致眼底病變(如視網(wǎng)膜動脈硬化、出血等),甚至失明。
高血壓的分期依據(jù)一是根據(jù)血壓水平高低,二是根據(jù)靶器官(心、腦、腎、眼)損害的有無及輕重,Ⅰ期無心腦腎損害;Ⅱ期有心腦腎損害,但功能還在代償狀態(tài);Ⅲ期有腦出血、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等。最近美國高血壓預防、評估和治療聯(lián)合委員會第六次報告(JNC-6)將成人高血壓分期如下:
高血壓定義與分類(JNC-6)
血壓分類 收縮壓(毫米汞柱) 舒張壓(毫米汞柱) |
||
理想血壓 |
<120毫米汞柱 |
及<80 毫米汞柱 |
正常血壓 |
<130毫米汞柱 |
及<85毫米汞柱 |
正常高值 |
130~139 毫米汞柱 |
或85~89 毫米汞柱 |
高血壓分期 |
||
I期(輕度) |
140~159 毫米汞柱 |
或90~99 毫米汞柱 |
II期(中度) |
160~179 毫米汞柱 |
或100~109 毫米汞柱 |
III期(重度) |
≥180 毫米汞柱 |
或≥110 毫米汞柱 |
專家提醒:表中的血壓分期,只適用于沒有服用降壓藥物以及非應激狀態(tài)下之患者,并且患者需測量血壓兩次或兩次以上,以求其平均血壓值。當收縮壓及舒張壓分別落在不同分期中時,應選擇較高之血壓值作為該患者血壓分期之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