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養(yǎng)生運動是走路,如何正確走路最有益?
走路是大家都知道的一種簡單的鍛煉方式,然而,現(xiàn)在的人大都不情愿走路。即使是走路十幾分鐘就能完成的路程,很多人還是選擇了“以車代步”。
其實,走路并沒有那么“簡單”,其給人類健康帶來的好處非常多。
有助“三高”
- 高血壓
降血壓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人體降壓物質(zhì)的分泌和血管彈性的增強,有科學研究表明,走路不僅可以加快牛膽酸的分泌,而且可以增強血管的韌性。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優(yōu)哉游哉”的散步式走路對降血壓的作用微乎其微,只有長期堅持“集中走,快步走”才能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
尤其是對于那些沒有運動習慣的高血壓患者來說,每天保持三十分鐘的健走習慣很利于維持血壓的穩(wěn)定。
另外,血壓的測量最好選在清晨,或者在一天之中在有效時間段內(nèi)測量兩次以上,最后取平均値。
- 高血脂
血脂太高很大一方面是由于人體血脂發(fā)生了有害性改變,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過高。高強度的走路鍛煉可以加強身體代謝進程,有效消耗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等,同時排出體內(nèi)脂質(zhì),從而降低膽固醇。
- 高血糖
很多糖友都不清楚自己為什么會高血糖。其實,血糖指的是血液中吸收的葡萄糖,進食之后,肝臟和肌肉儲存了未被消耗的血糖,形成了肝糖原,走路是有氧運動的一種,長時間持續(xù)性的走路運動在消耗了血液中的葡萄糖之后會吸收肝糖原的能量,最終降低血糖。
事實上,“三高”的的下降絕非易事,走路只能起到輔助作用,結合其他的食療以及醫(yī)藥來預防“三高”還是很有必要的。
預防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也是近些年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高發(fā)疾病之一,并且呈現(xiàn)了年輕化的趨勢。
從中醫(yī)的角度來看,血管經(jīng)血凝塊堵塞會引起血氣不暢,導致兩大“硬化”,即冠狀動脈硬化和血液粘稠動脈粥樣硬化,心肌從而梗塞。而治療方法就是消耗脂肪,疏通血液,減少血凝塊的形成。
綜合以上癥狀,健步行走可以減少患心肌梗塞的可能性,是個有效的預防措施。
增強腎功能
現(xiàn)在有個什么病痛,大家都會因為西藥見效快選擇吃藥。但是你知道嗎?醫(yī)藥的配方成分會增加腎的負擔,長期依賴藥物的人腎的功能會大大降低。
除此之外,久坐也會傷腎,久坐的人會患上腎虛,腎炎和腎結石等各種腎疾病。
疾病的產(chǎn)生很可能是人體心血不足,而心血不足源于腎供血不足導致的肝血不足。因此,問題的源頭還是腎功能的退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健步鍛煉。
如何正確走路?
走路的快慢
達到一定強度的步行才會達到控制疾病的效果,而這個標準是行走速度大于正常速度,即每秒鐘兩步以上,這樣的步行標準才能保證消耗了足夠多的能量。
健步活動的時間,對于糖友來說,最佳的運動時間是飯后的一個半小時左右,而衡量是否需要空腹運動的標準是降糖藥的使用與否。應該提倡的是每天堅持鍛煉,這樣運動積累的降糖效果會更加明顯。糖尿病患者的運動間隔應該不超過三天,否則胰島素的降糖作用會減弱,不利于控制糖尿病。
當然,對于退休群體來說,傍晚時分是可選擇的合適的鍛煉時間。值得注意的是,經(jīng)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心血管事件在早晨和上午發(fā)生率更高,所以不建議在這個時間段內(nèi)進行健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