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血壓選左手還是右手,你測對了嗎?
測血壓,大家都已經(jīng)駕輕就熟了,往凳子上一坐,手一伸,經(jīng)血壓計一測就好了!
那么問題來了,測血壓你伸的是左手還是右手呢?可能有人告訴你隨便哪只手都可以,但真的是這樣嗎?
測血壓不分左右手,以高值一側為準
由于正常人左右手的血管解剖結構不同,右肱動脈來自于頭臂干的分支,左肱動脈來自左鎖骨下動脈,頭臂干的動脈壓力>左鎖骨下動脈壓力,左右手之間相差大概5-10毫米汞柱。所以,大多數(shù)人都是右上肢血壓略高,臨床中目前也普遍以右手血壓為主。
當然,這也不絕對,有一些人是左手臂量出來更高一些。因此推薦第一次檢查時要測量左、右兩側的上臂血壓,當左右上臂血壓不一致時,以數(shù)值較高的血壓值為準。
但是,有人可能就有疑問了,血壓是隨時波動的,一直測一只手不會不準嗎?
答案:不會!
因為一般情況下,一個人形成左右臂血壓差以后,在一段時間內(nèi)是不會改變的,下次測的時候就以血壓高一只手為準就行,比如以左手為標準,那就每次都測左手,但通過較長的一段時間差值可能會有改變。所以,定期測量看看左右手血壓差方向是否有改變即可。
當左右手血壓差值>20mmHg,提示有血管病變
健康人兩上肢血壓可有5-10mmHg的差異,但若臂間血壓差異持續(xù)>20mmHg時,高度提示主動脈弓縮窄及上肢動脈閉塞等血管病變。此時測血壓建議進行四肢血壓測量,同時盡快就醫(yī)診斷,明確是否有血管病變,及時防止更危險的事情發(fā)生。
綜上所述,測血壓,還真不是隨便伸個手這么簡單!要想你的體檢報告準確反映你的健康狀況,那就別嫌麻煩,該怎么測就怎么測哦!
知道了測量哪個手臂,一般人應該怎樣測量血壓呢?
測量時,應安靜休息5-15分鐘,取坐位或仰臥位均可,手臂應放在與右心房同一水平(坐時手臂應與第四肋軟骨同一水平上,臥時則放在腋中線水平),并外展45度以便于測量。
不同狀態(tài)的人群,測量血壓有講究
年齡大:多體位、多時間段測量
血壓的波動性大,所以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和自我血壓監(jiān)測尤為重要。另外,老年人中還存在一些特殊的血壓變化情況,如體位性低血壓(坐起或站起時血壓明顯降低)、餐后低血壓(進食后30分鐘血壓明顯降低)等,故要關注不同體位、不同時間的血壓測量結果。
胳膊粗:要用大袖帶測量
一般測量血壓時,袖帶的下邊緣應該在肘關節(jié)以上2-3cm,袖帶的松緊以剛好能出入一個指頭為宜。胳膊太粗的高血壓患者要用大號袖帶測量血壓,否則可能導致袖帶勒得太緊,高估血壓數(shù)值。
運動后:不要立即測血壓
正常情況下,隨著運動量增加,高壓隨之升高,而低壓通常保持不變或僅有輕度降低。運動后,高壓通常會在幾分鐘內(nèi)下降至平時休息水平,并且可能保持低于運動前水平達幾個小時。因此,日常情況測量血壓要考慮自己的運動狀態(tài),靜息狀態(tài)下再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