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坑人養(yǎng)生誤區(qū),一定要避開!
人到中年,身體開始走下坡路,開始注重養(yǎng)生,但是一不小心就容易走了彎路。五位院士集體發(fā)聲,振聾發(fā)聵,為了健康一定要好好看看。
誤區(qū)一:多吃補藥能長壽、防癌?有人被騙得人財兩空
早在2012年第十八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活動中,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臨床腫瘤學家孫燕和中國抗癌協(xié)會理事長郝希山就痛批:“補藥具有直接抗癌的作用都是騙的”,“堅決反對用營養(yǎng)品來防癌”。
對策:吃不如做,3妙招比吃補藥好
1、指腹梳頭
以指腹代梳梳頭是較好的頭部按摩法。操作時,雙手指腹分別從發(fā)際線兩側,從前往腦后輕梳,邊梳邊適度按壓,至頭皮微微發(fā)熱即可。
每天早中晚可各做1次,每次雙手各梳100下左右。
2、適當健走
走路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定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不少國家的心臟協(xié)會和專家都推薦,既簡單易行,強身效果又好,不論男女老少,什么時候開始這項運動都不晚。
3、泡腳
中醫(yī)講究“上病下治”。連接人體臟腑的十二經(jīng)脈有一半起止于被稱為人體“第二心臟”的腳上,還有至少60多個穴位匯集在這里。泡腳能刺激我們的足部,可促進全身氣血順暢,經(jīng)脈調和。
晚上9點前后泡腳效果比較好。最好用木盆或搪瓷盆,水溫40℃左右,泡腳水蓋過腳踝,在膝蓋上搭一條毛巾蓋住腿。
誤區(qū)二:鈣補得越多越好?當心引起高鈣血癥、腎結石
補鈣的觀念在我國可謂深入人心,很多老年人覺得鈣補得越多,吸收得越多,骨骼也就越強壯,于是大把大把地吃鈣片。
1、過量補鈣容易引起高鈣血癥、腎結石等并發(fā)癥
補鈣要注意適度,并非鈣補得越多越好。我國營養(yǎng)協(xié)會推薦,老年人每日需鈣量約為1000毫克,除了在飲食中獲得外,額外補充的鈣量為300~700毫克。過量補鈣會影響到人體對鐵和鋅的吸收,還容易引起高鈣血癥、腎結石等并發(fā)癥。
2、大部分人不需要服用鈣補充劑
一位英國衛(wèi)生部的發(fā)言人說,”健康均衡的飲食可提供足夠的營養(yǎng),包括所需的鈣。好的鈣源包括牛奶,乳制品,強化乳品的替代物,比如豆?jié){,綠葉蔬菜。”
對策:有補鈣的觀念是好的,但不一定要吃鈣片。
1、曬太陽
曬太陽可以幫助人體獲得維生素D,而維生素D可以幫助人體吸收鈣。提醒一下,隔著玻璃曬沒用。
2、做運動
運動對骨密度的影響程度高達5%-25%。運動可以增加骨密度、骨質量,預防骨質疏松。建議每天運動半小時到一小時,可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比如打太極拳、快走、慢跑等。
3、吃蔬菜
一些深綠色的蔬菜,如菠菜、芥蘭、西蘭花等,富含鈣,而且富含鉀、鎂、維生素C等營養(yǎng)素,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
誤區(qū)三:晨練越早越好?特別容易突發(fā)心腦血管疾病
原衛(wèi)生部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隴德認為,晨練并不利于他們的健康,特別在寒冷時節(jié)。
清晨鍛煉可以說是“健康殺手”,很容易誘發(fā)血管痙攣,進而引發(fā)腦中風等。“從人體而言,一夜不進水米,血液黏稠度高,清晨時血壓也處于一天當中的峰值,這個時候鍛煉特別容易突發(fā)心腦血管疾病。”
美國一份研究表明,腦中風集中在8時至12時,日均達139例,占全天總數(shù)的37%,而晚8時至12時,腦中風的發(fā)生率僅5%。“我自己現(xiàn)在每晚10時做運動,一般1個半小時。效果好得很!”王隴德指出,每天下午的4~5時是最佳鍛煉時間,其次為晚間(飯后2~3小時)。
此外,霧天空氣中含很多有害物,不適合鍛煉。
對策:傍晚鍛煉
人體體力一般在傍晚達到高峰,因此,傍晚鍛煉效果較好。剛開始可在晚上進行一些舒緩不流汗的運動,如拉伸為主的瑜伽、散步、太極等。
到達一定程度后可選跳舞、做操、練劍、打太極拳、散步、快走、慢跑、游泳等。此外,晚上鍛煉與睡覺的時間間隔應在2小時左右,至少不低于1小時。
當然,如果確實有晨練的習慣,也可以,但是不要太早。等太陽出來后,大約9點到10點再去活動才是最明智的。因為太陽出來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較高,即便是森林空氣質量也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