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合并高血脂危險加倍!這些知識點你要知道
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多,權威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已經(jīng)有2.45億高血壓患者,可以說幾乎每5個人就會有1個高血壓患者。眾多的高血壓患者,促成了大量的心肌梗死、腦梗塞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其實,公道地講,這些壞事不一定都是高血壓自己干的,其中很多情況是高血壓和高血脂一起干的壞事。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高血壓患者的血脂應該如何控制,控制到多少才能讓大家更長壽,才能少得心腦血管疾病。這篇文章不長,大家一定看到最后,肯定有大收獲。
高血壓合并高血脂,普遍嗎?
我國35歲以上的人群中,血脂異?;疾÷适?1.99%,而35歲以上高血壓患者中,41.3%的人合并有血脂異常。其中合并有甘油三酯升高的情況占18%,總膽固醇升高的占9.9%,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占7.8%,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的占20.6%。
這些數(shù)據(jù)來自于我國“十二五血脂異常現(xiàn)狀調(diào)查報告”,而“十二五”規(guī)劃的起止時間:2011-2015年,時至今日2021年,已經(jīng)是“十四五”階段,大致推斷一下,我國高血壓患者中血脂升高的比例應該更高了,因為我們好吃好喝的好日子過的更好了,好日子過的時間也更長了。
高血壓合并高血脂,危害大嗎?
其實,說來說去,高血壓合并有血脂升高,最大的危害就是導致心肌梗死和腦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這樣說太簡單了,如果詳細說,具體過程應該是這樣的:高血壓可以導致血管內(nèi)皮損傷,這個過程在血壓升高過程中發(fā)生,人體并不能感知。這時候如果你的低密度脂蛋白是升高的,低密度脂蛋白和載脂蛋白B這兩種“壞血脂”就會在損傷的動脈內(nèi)皮下蓄積,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性斑塊。這個動脈斑塊越長越大,大到一定程度就會發(fā)生急性心肌梗死或者腦梗塞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蓄積,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性斑塊,狹窄程度40%左右。
高血壓合并血脂高,應該怎么治?
1.高血壓合并有明確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有以下情況:有多支冠脈病變、有急性冠脈綜合征、心腦血管疾病近期有復發(fā)、低密度脂蛋白≥4.9mmol/l、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以上幾種情況屬于超高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最好降低到1.4mmol/l以下。
2.高血壓只是合并有糖尿病,或者是心腦血管疾病但是近期病情相對穩(wěn)定的患者,這種情況多數(shù)屬于極高危,低密度脂蛋白最好降低到1.8mmol/l以下。
3.高血壓合并有2個以上危險因素可以定義為高危,這類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最好降低到2.6mmol/l以下。
4.高血壓只合并有1個危險因素可以定義為中危,高血壓沒有任何危險因素可以定義為低危,這些人群的低密度脂蛋白最好降低到3.4mmol/l以下。
(危險因素包括血脂異常、肥胖、吸煙、家族史、年齡>55歲。
高血壓合并血脂高,吃什么藥?
既然高血壓合并血脂高危害大,不去處理容易導致心梗和腦梗,同時低密度脂蛋白也要注意低一點。那么,吃什么藥可以降下來呢?其實,現(xiàn)階段主要就3個降脂藥,它們分別是他汀類降脂藥、依折麥布和PCSK-9抑制劑。這其中使用最多的是他汀類降脂藥,如果他汀類降脂藥不能解決問題,有些人可能還會加用依折麥布。
但是,涉及到PCSK-9抑制劑,高血壓合并高血脂的患者使用并不是太多,主要還是給那些吃他汀類降脂藥和依折麥布,仍舊不能讓低密度脂蛋白達標的極高危和超高?;颊?,才可能使用PCSK-9抑制劑。
低密度脂蛋白是不是越低越好?
對于低密度脂蛋白越低越好的說法,最新的理論支持來自于美國2017年召開的美國心臟病協(xié)會科學年會(ACC 2017)。這個大會上公布了一項血脂領域里程碑式研究——FOURIER研究。美國人主導的FOURIER研究認為對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低密度脂蛋白降得越低越好。
但是,大家注意這個觀點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準,比如說這個結論對于中低危的高血壓患者就不太適用,大家也千萬不要盲目認為所有人都是低密度脂蛋白越低越好。其實,中國人最好還是按照上面第三部分介紹的危險分層方法進行危險分層,根據(jù)自己的危險分層來決定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到多少合適。如果你是一個極高危或者超高?;颊?,應該說低密度脂蛋白應該更低一點可能相對更好一點。而對于普通的中低危患者,可能就不適合讓低密度脂蛋白過低,如果說低密度脂蛋白越低越好可能就不太合適。
總之,我們國家現(xiàn)在高血壓合并高血脂的人越來越多,大家一定既要重視自己的血壓,又要重視自己的血脂。對于一些高危患者大家也要注意讓低密度脂蛋白這個“壞血脂”達標。如果長期放任不管,真的就可能導致在不久的將來心梗、腦梗就悄然而至了。但是,那種不管三七二十一,所有人都應該把血脂降低的越低越好,也是不適合中國人現(xiàn)實情況的。您說,是不是這個理?